女人街 > 精选 > 查看内容
  • 分享到

小马智行港股涨超9%背后

2025-11-26 15:58

来源:盖世汽车

作者:醉言   阅读量:17572   

11月25日,小马智行-W在港股市场表现强劲,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%,最终收涨9.32%,报96.2港元/股,整体市值涨至417亿港元。其美股在美东时间11月24日以12.51%的涨幅收盘,报12.59美元/股。

此次股价大幅跳空高开,直接催化因素是前一日小马智行与出行平台阳光出行达成战略合作,双方将围绕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展开深度协同。

但深层次来看,股价异动的背后,实则是小马智行在技术落地、成本控制、车队规模与商业闭环等多方面积累势能的集中释放。

Robotaxi商业化路径日渐清晰

小马智行此次与阳光出行的合作,是一次在运营模式、技术输出与市场拓展上的系统性整合。

根据协议,双方将基于小马智行第七代量产自动驾驶车型组建车队,并于今年内在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上海等城市投入运营,覆盖市中心、机场、火车站等出行场景。这一合作标志着小马智行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运营协同阶段,逐步构建起“技术+平台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阳光出行作为聚合出行平台,已在全国180多个城市取得网约车牌照,并与滴滴、高德、腾讯、美团等超过100家平台达成合作。其成熟的用户服务体系、运力调度能力与城市运营网络,将极大弥补小马智行在终端服务与市场渗透方面的短板。

而小马智行则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输出、车辆量产与车队管理,形成“轻资产+AI赋能”的商业模式。这种分工协作不仅降低了小马智行的运营重资产风险,也加速了其Robotaxi服务的城市复制与用户触达。

从商业化角度看,这一合作释放出两个信号:

第一,Robotaxi收入占比正在上升。资料显示,小马智行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达到4.3亿元,同比增长72%。其第三季度Robotaxi业务实现收入4770万元,较去年同比大涨89.5%,其中来自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200%。

尤其是第七代Robotaxi以城市为单位实现单车盈利转正。截至11月23日最近两周内日均运营数据,第七代Robotaxi在广州已实现单车盈利转正,单台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3单。

在自动驾驶公司普遍依赖项目制收入的行业背景下,这种收入结构变化尤其重要,因为运营型收入意味着更长线、更可预测的现金流。

第二,规模化落地的城市越来越集中在“价值密度”更高的地区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是国内监管要求最严格、路况最复杂、客流最密集的城市群,也是Robotaxi商业验证最具代表性的区域。

目前,小马智行是少有的在四大一线城市同时获得L4运营许可并落地全无人收费服务的企业。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达961辆,其中667辆为第七代Robotaxi。

换句话说,小马智行的商业化不再依赖“示范区”,而是逐步进入交通需求与竞争强度更高的主流城市带。此次阳光出行合作的宣布,实质上强化了这一趋势,让市场对其运营规模扩张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。

小马智行预计,将提前实现年内超1000辆车队规模目标,并计划在2026年底将规模扩大至三倍,达到3000辆以上。

第七代Robotaxi或是规模化拐点

如果说合作落地是短期刺激因素,那么成本结构的改善,则是决定自动驾驶公司估值天花板的长期因素。

资料显示,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采用100%车规级零部件,系统硬件套件成本较前代下降70%,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成本下降80%,激光雷达成本下降68%。这一数字对于Robotaxi业务至关重要,因为车辆折旧、硬件成本和运维成本是影响单位经济模型的核心变量。

小马智行预计,2026年第七代Robotaxi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,其自动驾驶套件BOM成本较今年水准再降20%。高效的量产建设和成本的持续优化为未来3000辆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支撑。

成本下降带来两层意义:一是规模化生产不再是成本升高,而是成本摊薄。基于车规级平台化设计,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可适配多款量产车型,包括北汽、丰田与广汽的合作车型。

在供应链结构稳定且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后,车队从数百台向千台扩张时,单车成本仍能维持向下趋势,这为商业化车队规模扩张提供了条件。

二是车辆生命周期显著延长。第七代系统设计寿命达到60万公里,较此前代产品提升明显。这意味着折旧摊销更充分,单车日均收入翻倍就能显著改善毛利率。

从运营端看,小马智行的人车比已从早期的1:1提升到1:20,远程协助体系逐渐成熟。这意味着每扩张一台车,对人力成本的边际投入非常有限,规模效应的空间更加清晰。在投资者眼中,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逻辑:第七代系统让小马智行的商业化路径第一次具备了“可测算性”。

当成本被压缩、生命周期延长、人车比优化、城市密度适配性提高之后,Robotaxi的经济模型从理论走向实际,而股价也开始依赖于这种可预期性进行重估。这是自动驾驶行业过去多年难以实现的,而小马智行成为率先跑通闭环的企业之一。

小结:商业化拐点是否已到来?

小马智行的股价上涨固然受短期利好推动,但其深层原因是过去几年积累的系统性能力——技术平台化、车规级迭代、合作生态完善、商业化提速与成本曲线改善,并在同一窗口期集中释放。

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正在从“示范验证”走向“规模试运营”,而小马智行站在这一行业变化的前沿。

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虽然仍有诸多挑战,包括持续资金投入、法规动态变化、技术安全边界与长尾场景处理等,但行业的方向已更为清晰:从技术试验向规模经济转变。

未来的Robotaxi竞争,不再只是算法精度或路测里程,而是能否构建成本可控、运营高效、生态完整、城市可复制的产业链条。这种新型竞争关系,将决定哪些企业能率先进入Robotaxi商业化的收获期,也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的格局。

而当行业的底层条件开始具备,Robotaxi真正的增长周期也随之开启——这不仅是小马智行的机遇,更是整个自动驾驶产业的转折点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回顶部